颠疯病 http://m.39.net/disease/a_8162276.html“
新疆,对很多国人来说依然是遥远、异域般的存在,虽然“遥远”“异域”这对词,对我和很多新疆人来说,都是极其厌恶的偏见,是扯都扯不掉的标签。每个新疆人都在告诉我,这是对新疆的误解,对中国的误解,而我想用影像把新疆人的这份心情,告诉每个中国人。
”
这是一位来自新疆、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的维吾尔族摄影师库尔班江·赛买提写下的话。他这样说了,又是怎样去做的?因为他的新书《我到新疆去》出版,我们和他聊了聊。
采写
新京报记者李妍
实习记者杨飒
库尔班江·赛买提,年出生于新疆和田,资深纪实摄影师,独立制片人,导演,现为上海江汗格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参与拍摄了《舌尖上的中国2》《自然的力量》等多部纪录片。作为总制片人、总导演和总策划拍摄制作纪录片《我从新疆来》《我到新疆去》,并出版同名图文集。
和库尔班江·赛买提面对面坐下来,很快就会被他聊天的内容所吸引。虽然他初中才开始认真学习汉语,但普通话流利——除了引用俗语时还是会举维吾尔语中的例子,而且思维敏捷,十分健谈。
因为已经事先读过了他的两本书——年的《我从新疆来》和最近刚刚出版的《我到新疆去》,对话开始得非常愉快和自然。但当他开玩笑对记者说,“如果你在外面看到我,可能就会有一个担心,觉得这个人是不是很凶,说话要小心,尽管在了解我之后你会知道不是这样”,我会有点语塞,因为很难否认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我们不能不谈到由于地域和民族所造成的一些标签化的认知,以及由此带来的不便。在内地生活、工作多年的库尔班江不讳谈所有这些问题,而且,事实上,这也是他这几年做《我从新疆来》《我到新疆去》两本书及同名纪录片的缘由。
《我从新疆来》作者:库尔班江·赛买提版本:中国国家地理图书·中信出版社年10月
今年三十六岁的库尔班江来北京生活、工作已经十二年了,他先后在中国传媒大学进修,又到中央电视台工作,同时是一名自由摄影师,还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年,他用相机和录音笔,拍摄记录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多位在内地工作的新疆人,他把这些故事集结成《我从新疆来》,里面的每一个从新疆来的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
其中有大明星、主持人——比如人们熟悉的央视主持人*,有来往于新疆和内地之间、来往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商人,也有烧烤大叔、卖馕的人、涉世未深的小朋友。有维吾尔族,也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东乡族、藏族。
我叫艾力克·阿不都热依木,我从新疆来,维吾尔族,我今年61岁。我有四个孩子,我的第四个孩子在北京长大,在上学,家里我们都和他说维吾尔语,但他现在开始逐渐排斥,只说汉语。记得去年带着孩子回新疆,老四问我:“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回老家?”我说新疆就是你的老家,我没想到我的孩子说“北京才是我的老家,我想回家”。
我叫谢雅而,我从新疆来,汉族,现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新闻早报》《交通新闻》的主持人。我出生在新疆塔城,生长在乌鲁木齐,年到的北京读大学,本科上的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是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读的。毕业后很幸运的进入了在这儿收听率最高的FM.9北京交通广播,成为了一名记者和主持人。
我叫乃菲莎·尼合买提,我从新疆来,维吾尔族,今年35岁。我年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在上海金杜律师事务所做执业律师。今年我开始在美国埃默里大学法学院攻读比较法硕士研究生。我现在的梦想是竞选成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争取保护和促进少数民族女性的权利。
我叫伊帆·吐送江,我7岁半了zai北京奋斗小xue上一年ji。我是wei吾尔zu,suoyi很多人gen我dazhaohu说Hello,zhe时我也yong英语回da。我出生zaixinjiang可是zai北京长大,zhe是因为爸爸妈妈zai北京工zuo,我xihuan北京也xihuan我的laoshi和同xue们,dangran我也texihuan回xinjiangwan儿,那里you我的亲qi朋友,我很qidaishujia的到来。我xihuanxinjiang大xiagu美li的jingse和和田的沙mo。
《我从新疆来》中,库尔班江拍摄的一些人物和故事。(图片可向左滑动观看)
先是图文纪实,然后是书和纪录片,那组作品打动了许多人。打动人的点不在于库尔班江所纪录的人有多么伟大和不平凡,而恰恰在于他们没有什么不一样。“从新疆来”的那些人们和来自其他地方的中国人都一样,为生活和梦想而工作,有自己的困惑、焦虑和苦恼,也有自己的快乐、喜悦和幸福。库尔班江说:“他们在内地各行各业工作生活,去掉新疆人这个标签,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中最普通的公民中的一员。”
《我到新疆去》的拍摄和纪录,是《我从新疆来》的延续。在标签化的宏大叙事、对所谓“异域”的想象背后,库尔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