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知成为更好的自己,从打扫心里的房子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的好吗 https://m-mip.39.net/fitness/mipso_7157873.html

因为学心理学的缘故,总是会有人来问我,心情不好、特别抑郁的时候怎么纾解负面情绪?说来惭愧,我能给出的建议也无非是网络上常写的那些,而且我自己的方法总觉得不好意思拿出手,我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做家务。除尘、拖地、洗衣、做饭,看着家里慢慢变得纤尘不染、衣服在阳台上随风起舞与阳光嬉戏、几种普通的食材变成一碗热气腾腾的汤羹,抑郁的情绪很快就一扫而光了。

我以前一直觉得,这可能算是一种正念的修行,把注意力拉回到当下的每一个动作,让朴实的生活熨帖人心。最近看了朱建*老师的《自知》,突然发现,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心理治疗,而且未必非要真的回家打扫房间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在想象中做家务,起到的效果也许会更好。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社畜”,时间总是身不由己,但工作中的压力随时袭来,要都等到下班回家才纾解情绪,未免有些迟了;而且呢,在想象中打扫屋子,清理的不只是一时的情绪,还能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朱建*是国内最早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师之一,已经在心理咨询行业从业超过30年,他在年代创立了“意象对话疗法”,是心理学中国化的先行者之一。他的几部作品《自知》《你有几个自己》《药树》系统介绍了人格意象分解技术和意象对话疗法的理论及应用。

在“自知三部曲”中,《自知》按说应该最先看,这本介绍了“意象对话疗法”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其实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顺序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反而我个人更推荐先看《药树》。《药树》完全是一部小说,读起来非常畅快淋漓,不会有读学术著作的畏难心理,读完之后如果对意象疗法产生兴趣,再去看另外两本,也很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之前已经介绍过《你有几个自己》和《药树》这两本书了,感兴趣的话可以到我的主页查看。

《自知》的英文名用了KnowYourself,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那句流传千年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朱建*在书中给出了一种认识自我的方法:用意象这种原始人的思维,来看清隐藏着的真实自我。

01生命是一条河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能量是维持生命的关键,一日三餐就是为了补充能量。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能量同样是维持生命的关键,活下去、活得好,离不开心理能量的奔涌不息。所以有人将生命形容为河流,生命能量不断流动,让我们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常常说“心有千千结”,抑郁、苦闷时,内心的河流仿佛遇到了淤泥的阻滞,“不通则痛”,人就会觉得不舒服、不开心。这些郁结长期存在,很容易诱发躯体上的疾病,《药树》中的陈树之所以罹患癌症,与她长期的心理郁结存在密切的关系。

人类本身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为了应付不想面对的状况,内心的心理防御机制会自动开启:不想面对恐惧和厌恶的人和事,不妨“逃避”一把,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嘛!发生了意料外的状况,赶紧将其“合理化”,只要骗了自己就等于骗了全世界,阿Q精神永不过时。心理防御机制就像是水坝,让我们在遇到淤泥之前赶紧转向,尽管心理能量不会因堵塞而停滞,但下次遇到类似的淤泥,还得绕道而行,治了标却不治本。

堵不如疏,《自知》里介绍了另一种疏通心理能量的方式:意象对话疗法。

电影《海街日记》

02魔镜魔镜,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所谓“意象”,指的是有象征意义的心理图案,就如同晚上做的梦一样。但梦是无意识产生的,无法控制出现的时间,但在意象对话疗法中,意象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引导下有意识地产生。在作者看来,意象是心理能量的载体。如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所说,潜意识中的心灵仿佛是活在每个人心中的原始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表达方式,会用梦来启发我们。这里的梦就可以理解为心理意象。透过内心的意象,更能看清自我。

作者在书中举了个例子,有一位女士想象中的自己没有眼睛,也没有鼻子,个子很矮,身体僵硬。原来她曾经在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眼睛不够大,内心产生了沮丧的情绪,这股心理能量逐渐积蓄,让她越来越自卑,对自己的相貌越来越不满,以至于在想象中变成了那样的形象。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面明镜,它就像童话里的魔镜,总是坚持说真话,我们在镜中看到的自己,也许跟真实世界里的自己毫无相似之处,但却暴露了我们最真实的一面。

使用意念对话疗法的心理咨询师,除了会通过类似于照镜子的方式让来访者探索自我形象之外,有时也会采用“看房子”的方式。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位30岁左右的白领女性前来做咨询,她有一份高薪工作,已经可以算是中产了,但她总觉得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存在问题。咨询师让她闭上眼,想象一座房子,走进去看看里面是什么样的。结果发现,她想象中的是房子里有一些满是灰尘的桌椅,还有许多的钟表,凌乱地放在各处,钟表上的时间都在下午一点半左右。

在现实生活中,这位女性一直非常积极进取,相反,她的妹妹没那么努力,却得到了父母所有的偏爱。她似乎一直在通过证明自己来获得父母的注意和关爱,直到现在,仍然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想着再跳槽,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担心不会有招聘单位想要雇用自己。

这种被时间追着跑的感觉,恰恰就是她意象中的那些钟表。指针已经过了12点,意味着这位女士在心理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过了最顶点的时刻,现在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她的问题并不在于人际关系,而在于自我认知,在于现在的自己如何看待未来的可能性。

同样是房子,在不同的人的想象中,房子的外形、内里的布置、居住的人物,都是截然不同的,代表着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在乎的、最渴望的,也可能是最恐惧的东西。想要认清自我,就要打开“心房”,去探一探住在那里的另一个自己。

03召唤心中的“呼神护卫”

新的认知,往往会带来强烈的想要改变的动机。意象对话疗法的特色在于可以通过改变意象来达到改变现实的目的。

刚刚那位站在30岁这道坎上的女士,跟着咨询师重新回到了房子里,这次咨询师告诉她,房间里的钟表显示的时间有误,其实女人在35-40岁才大概到12点的位置,30岁的时候才11点呢。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这位女士尝试在想象中重新校对时间,她把想象中的每一个钟表的时间都拨到了11点15分。通过这个调整,她心里的焦虑慢慢减少了,对找新工作的恐惧也减少了,后来就顺利地跳了槽,换了份更合心意的工作。

正如我在文章开头说的,很多情绪低落、抑郁的来访者在想象的房子中都会发现到处都是灰尘,“心房”亟待打扫,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可以尝试在想象中打扫房间,去清扫灰尘,修葺破损的地方,重新调整布局,把房间改造成理想中的样子,可以让自己在其中舒适自在地生活。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候会发现,有些灰尘似乎怎么都擦不干净,第二天再想象的时候,到处又开始雾蒙蒙。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心理咨询无法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需要持之以恒、坚信不疑地努力。

电影《海街日记》

除了认清自己之外,还有一些人的心理问题是感觉人生遇到了迈不过去的坎儿。极少有人能够一生顺遂、无波无折,在生活中遇到磕磕绊绊在所难免,问题是你如何看待这些困难,是当成无法逾越的鸿沟,还是可以翻越的障碍。作者在咨询中经常会让来访者想象自己在一个坑里,看看这个坑是什么样的。有些人想象的坑深不见底,自己一直在往下坠,也有人想象的坑的四周充满了暗器。当咨询师垂下一条绳子的时候,很多人就能抓住这种力量,慢慢从坑中爬出来。

要爬出坑,除了外力,更多的是需要心中的勇气和力量。作者介绍的一个练习对我来说特别有用,方法是寻找自己的“守护者”。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守护者,它是我们心中力量和勇气的源泉,时时刻刻都在保护和支持着我们,当你独自走在路上的时候,守护者会不经意地出现。它可能是一位白发飘飘的老者,也可能是神奇女侠,或者是观音菩萨、天使,甚至只是一道彩虹。

这让我想到了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呼神护卫”,在最恐惧的时候,求生的意念会将呼神护卫召唤出来,它象征了生命中的快乐、幸福和力量等一切积极的能量。就算我们不是魔法师,“呼神护卫”依然在每个人的心里,陪伴我们度过最黑暗、最寒冷的时刻。

04结语:愿你一人一屋一生一念

心理学家们经常会说:“人必先自爱,然后才会真正地爱人,才会真正为别人所爱。”自爱,需先自知,自知意味着看清真实的自我,并且接纳它原本的样子。闭上眼,打开心门,会看到一座心房,也许它有点漏雨,也许它满是灰尘,也许它空空荡荡,也许它住着你不喜欢的人,没关系,你拥有着改变的勇气和力量。

在《自知》这本书里,作者朱建*写了这样一句话,他说自己有时会对来做心理咨询的人说,“祝贺你有了心理障碍”,为什么祝贺?因为“魔*是化了妆的天使”,这障碍是为了让你停一停,听一听内心能量河流的声音,去疏通那堵塞的心流,去扫净那满是尘埃的心房,去想一想,自己想要在什么样的“房子”里过一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