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劳碌的身影,匆忙的脚步
作者丨崔寒凝
夜色中,一辆救护车疾驰而来。目的地: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
“快送抢救室!”值班*医靳红义和战友几乎是跑着把病人推进抢救室。对于常年战斗在急诊一线的靳红义来说,时间其实是个动词。
这是农历除夕的深夜。当靳红义一次次跑向抢救室的时候,佟利威正穿着防护服,坚守在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实验室值班岗位上。此刻,眼中布满血丝的他已经连续工作7个小时了。
身影劳碌,脚步匆忙。从首都出发,这个春节,神州医院里,处处可见医护人员坚守工作岗位的样子。
向南,河北石家庄。大年初一凌晨,伴着一阵匆忙的脚步声和一声嘹亮的啼哭,联勤保障部队第医院妇产科医医院出生的第一位“牛宝宝”。
向南,河南郑州。大年初二,联勤保障部队第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吕金利接通视频电话,与医院医生进行会诊。当吕金利出现在远程画面中,老乡露出灿烂的笑容——3年援疆,一个个*医的身影已经成为老乡眼中的靠山。
向南,湖北武汉。大年初三,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江晓静仍坚守在实验室。一年前,57岁的她带领团队坚守在抗疫一线,“比年轻人还拼”……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铭刻在医院大门前的这句话,回应着那些坚守在战位上的身影,回应着那些匆忙脚步,昭示着人民*医的初心和使命。
回望过去这一年,感动中国的镜头里,这些劳碌的身影、匆忙的脚步,让人泪目,让人敬仰。
武汉天河机场的跑道,见证过这些身影和脚步。“穿上*装,就要敢于冲锋陷阵!”56岁的*医毛青背着单兵背囊笔直地站在集结的队伍中。他说:“一名*医,如果终其一生不能上战场,那将多么遗憾!”
医院的“红区”,见证过这些身影和脚步。一位 老兵颤巍巍举起右手,向白衣勇士们敬了一个*礼,说:“我已死过一回了,是你们挽救了我第二次生命!”
安徽枞阳抗洪一线的堤坝,见证过这些身影和脚步。扛着沙袋的士兵赵田突然晕倒,*医张璐明立刻冲上去,为他及时敷上冰块,补充盐液。
青藏高原的一个个哨所,见证过这些身影和脚步。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外科主任朱震宇,连续16次带队进藏执行任务,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岁月更替,新春又至。人民*医永远站在人民身后,用坚强的臂膀传递着力量。劳碌的身影背后,是使命如山、承诺如山。
大年初一,医院门诊楼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刚下夜班的靳红义站直挺胸,郑重地敬了一个*礼。
“这是我们的阵地,这是我们的战位。”那一刻,他心中默念:“新的一年,接着战斗!”
★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交班的医生团队。
连线战位: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急诊室里的速度与激情
作者
崔寒凝袁百舸刘文堂
全文约字,阅读约需4分钟
★凌晨时分,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忙碌的急诊科抢救室。
在这里,时间是个动词
时间,在靳红义看来,是个动词。
身为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靳红义的脑海里常常会出现一支沙漏,“细沙止不住落下”。
生活中,靳红义的很多东西都被这种“倒计时”悄然加速。早餐:一瓶酸奶,一碟小菜,一个馒头。3分钟内,他便解决“战斗”。
导航地图显示,一名成人走1公里需要10分钟。大年三十,从医院对面的天桥停车场到急诊楼有米,靳红义不到4分钟就走到急诊科综合诊室——这是他的日常速度。
不说话的时候,靳红义会在电脑旁安安静静整理档案。一开口,急诊医生的特点就暴露无遗。
大年三十下午5点交班,靳红义4医院开始准备。他语速极快,交代医嘱时,如果新护士不仔细听,常常跟不上节奏。
交代好一名患者的处理措施,靳红义会刻意停顿一下,为护士留些提问时间。
“速度”是会感染的。
当天下午2点,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被送到抢救室。当时,老爷爷呼吸困难。与家属快速交流病情后,急诊科潘菲护士长立即给予开放气道,从咽喉部取出来半个饺子,老爷爷转危为安。
“老爷子的命是和时间抢回来的。”靳红义说,“耽误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咱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说话都快。”
夜深了,抢救间依旧灯火通明。靳红义身后的红色档案篮子里,堆叠着10多份病历。
“大年三十,病患们常常不愿看病,除非拖得没办法了。拖延的几小时内,患者的病情就会迅速恶化,必须送进抢救间。”靳红义说,“下半夜的病人还会更多。”
说话时,靳红义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屏幕。此刻,键盘“噼里啪啦”的声音,被心跳监护仪的“滴滴”声压低,也被患者的呻吟声淹没。
靳红义早已习惯这些声音。“在抢救室内,这些声音意味着希望。”他说。
★治疗间隙,两位护士核准医嘱。
那种感觉,是一种迫切的需要
大年初一凌晨,靳红义刚下达完一份医嘱,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
从凌晨1点半到凌晨3点,抢救室一共送进来13名患者。“每抢救一位患者,就像打一场仗。”靳红义说,“在急诊室,既要敢于打硬仗,也要善于打胜仗。”
凌晨5点,一位中年男子心跳骤停。送进抢救室时,患者心率已是一条直线。紧急气管插管,胸外按压……67分钟后,患者心跳恢复,下意识握住靳红义的手。
在抢救室,被病患握着手的感觉,靳红义永远也不会忘记。“那种感觉,是一种迫切的需要。”一次次握手,让靳红义一次次强化作为*医的使命感。他说,这也是一名*医“存在感最强的时候”。
在急诊科,这份使命感和存在感被许多医护人员装在心中。
今年大年三十,是急诊科发热门诊医生刘昕年前的最后一个班。赶在这一天,一连送好几个病人出院,刘昕心情好极了。
刘昕的爱人陈骅也是一名急诊医生。这一天,刘昕上白班,陈骅上夜班。
晚上8点多,一名中年男子被医院。紧急判断、果断处置,陈骅终于稳定住了病人的生命体征。
趁着抢救病人的空隙,陈骅赶紧吃了几个饺子。这位有着多年一线急诊经验的*医说:“年关年关,我们过好抢救这一关,患者和家人才能过好年。”
门诊楼三楼,一间空屋子里,摆上折叠桌椅就是简单的餐厅。
护士人数多,只能采取“车轮战”的办法轮流吃饭。15个饺子加一碗粥,7分钟内就要吃完。护士宋佳刚要收拾饭盒,护士长宋海楠喊住她,让她把剩的几个饺子吃完。
“她性子急,有时候没吃完饭就往楼下跑。”宋海楠说,“不吃饭哪行啊,她前两天刚献了血,说让她休息,这孩子非要来上班。”
“每一包红色的血液,都是希望。”宋佳说,“我是预备*员,我希望把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护士徐晶给患者抽血时认真的神态。
那张帘子后,涌动着生命的渴望
护士长宋海楠的手机里存着很多科室医护人员的合照,每张都少几个人。“急诊科护士排班多、夜班多,有全员合照的机会少之又少。”她说。
抢救室里,争分夺秒的忙碌在反复上演。
A区的护士轮班去吃饭,B区的护士推着装满液体的车在两区之间来回跑。那一刻,生命的希望就寄托在一袋袋各式各样的液体中。
这个晚上,宋海楠任务很重。她要同时负责抢救室、急诊区等多个位置。刚出抢救室,分诊台的急诊座机就响了,宋海楠连忙冲过去接起电话。
分诊台的工作繁重而琐碎。从下午7点到午夜12点,护士赵方洁5小时接诊了46个病人,平均7分钟一位。赵方洁要对每名患者进行新冠肺炎疫情筛查、体征检测后,才能进行急诊分诊。
放下分诊台电话,宋海楠的手机响了,母亲叮嘱她空闲时多喝水。放下电话,宋海楠想到同事翟永志——他今年再也接不到母亲的电话了。
翟永志是急诊科发热门诊医生。去年年初,他带着家人准备回内蒙古探望患有渐冻症的母亲。出发前,翟永志心里清楚,这应该是与母亲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了。
登上列车,翟永志接到发热门诊主任刘刚的电话,因疫情较为紧张,询问他能否继续上班。翟永志与妻子说明情况后,医院。
宋海楠记住翟永志一句话:“我是一名*医,哪里需要我,我就要到哪里去。”
有人说,生命是个圆,是循环与平衡构架的美。急诊室循环往复的工作,似乎正在让宋海楠的生命之“圆”变形——这位护士长留给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对父母的愧疚、对爱人和孩子的亏欠越来越多。
凌晨1点半,抢救室的病患越来越多,宋海楠一次次掀起抢救室的门帘。那张帘子后,涌动着生命的渴望。
连线战位: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值班室里的坚守与成长
作者
刘郑伊张聿山戴 欣
全文约字,阅读约需2分钟
★实验室里,一位*医穿戴防护服工作。
穿戴好防护装备,检验技师张甜走进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北院区生物安全二级负压实验室,开始了大年三十的值班。
这个常年环境气压为负30帕的实验室,是张甜和同事们每天工作的地方。
值班的这一天,和张甜往常的工作没有什么不同。这间安静的实验室见证着这位90后姑娘的成长。
去年的这个时候,医院检验科紧急组成了新冠肺炎病*检测组。在这里,张甜目睹了实验室前辈们临危受命时一张张凝重的面孔。
“这些前辈都参加过当年的抗击非典任务,那时候,我还是一个被保护的孩子。如今,我长大了,能和他们一起战斗,是我的光荣。”张甜说。
多少次送走夜幕、迎来黎明,一次次汗湿了衣服,一次次把湿了的衣服又套上……一年多来,这位曾经被负压和缺氧头痛困扰的姑娘,已经对检验任务驾轻就熟。
这是张甜在实验室值班的第二个春节。看到工作人员送来的饺子,张甜忍不住有些想家,想起陕西老家母亲做的满满一桌子的年夜饭。
那天晚上视频通话,看到父母关切的目光,张甜笑着说:“爸爸妈妈,过年好!不要担心我,女儿已经真正长大啦!”
这一天,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南院区主管技师佟利威也在值班。这个院区担负着发热门诊和急症的检验任务,为了让病人更快拿到检验报告,佟利威和同事们主动增加检验批次。
连续做了7个小时的检测工作,佟利威脱下防护服,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给在河北保定的妻儿打视频电话。
拨号声音响了很久,最终显示无人接听。佟利威有些失落,一同配班的王炜技师安慰道:“嫂子那边可能是在准备年夜饭呢,太忙了没听到。”
妻子一个人在老家带两个孩子,还得照顾老人,佟利威能想象到她的忙碌。坐在实验室外,佟利威打起精神,拿着又一批新标本,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走出实验室时,农历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佟利威擦了擦头上的汗,目光落在了门口挂着的值班表上。这个春节,一个人在北京的他,主动提出担任值班工作。
此刻,这位战友眼中公认的“老黄牛”并不孤单。他愈加感受到,这是一个战斗的春节,这是一个战斗的团队——
值班表上,坚守在岗位上的战友,有妈妈放下了尚在哺乳期的孩子,有女儿放下了和爸爸妈妈的团聚,还有儿子离开了尚在病危中的老母亲……
一个个名字的背后,是佟利威和战友们日复一日的承诺。
那承诺,正像他们每天在值班日志上写下的4个字——“一切正常”。
-END-
*营观察第期
责任编辑
陈小菁
值班编辑
谭靓青
图片摄影
冯勃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