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5月10日,医护人员在为和田断臂男孩讲故事。当日是他在新疆医院术后第9天,其再植右臂恢复良好,各项炎性指标恢复正常。医院接下来将把治疗重点放在肢体功能康复和心理创伤康复上。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汤永摄
春夏之交,乌鲁木齐微风轻柔,阳光如金。病房外,一树繁花簇拥在枝头,格外明艳……
5月9日,母亲节。来自和田的苏迪乌麦·伊敏托合提收到了最珍贵的节日礼物——7岁的儿子断臂再植危险期已过,有望很快恢复健康!
时钟回拨。8天前的那个夜晚,这个断臂男孩,牵动了无数人的心。黄金8小时,从和田到乌鲁木齐,一场跨越公里、惊心动魄的陆空接力,一次充满爱心与揪心的生死救援,为这个男孩的生命,开启新的春天。
断臂
4月30日20时30分,晚霞如火。和田县拉依喀乡的一个核桃园里,苏迪乌麦忙着打药,儿子在地头玩耍。
陡然,“哇——”的一声,划破天空。
飞跑过去,苏迪乌麦几乎呆住——儿子小小的身躯紧贴着飞速转动的拖拉机皮带轮,右肩膀血肉模糊。地上,掉着半截手臂!
母亲大声哭喊求救。
“找车,送医院!”村民小组组长图尔荪麦麦提·图尔荪托合提大叫。
“上我的车!”说话间,一位村民已经发动引擎。
孩子舅舅马上抱起孩子,跳上车。
“我和你们一起去!”图尔荪麦麦提说。一位妇女取下纱巾,捡起地上的手臂,包好递给他。
从村里到和田市区,25公里,开车要40分钟。
有村民拨打了,和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警组组长伊孜哈尔·麦麦提敏协调,前去救援。
载着断臂男孩的车还未出村,电话来了——“你们往这开,我往那边开,中途会合!”和田地区急救中心司机麦图尔荪·艾合麦提急匆匆地说。
孩子的哭声撕扯着每个人的心。“快点,再快点!”车上,大伙儿都紧紧抓着把手,急切地望向前方。
图尔荪麦麦提给村委会主任艾力·马木提发
艾力回电话,“别慌!我们现在出发,去和田会合。”说罢,他叫上2名村干部,直奔和田市。
“全力抢救孩子,有困难及时汇报,我们协调!”乡干部的电话也来了。
距和田市区14公里处,相向而行的两辆车,很快碰头。孩子迅速被转移到急救车上。
21时01分,急救车驶进了和田当地一家专医院。伤情太重,该院无法救治,值班医医院骨二科主任艾尔肯·日介甫打去电话。
21时15分,医院,艾尔肯早已等在那里。
对断肢和伤处进行冲洗、清创、包扎……创面太大,胸部也有外伤,光是包扎,就用去4条绷带、8块棉垫、3包纱布。
艾力也赶来了,手里拎着塑料袋,里面装着村民们临时凑来的多元钱。
“伤得太重,我们做不了接臂手术。”走出处置室,艾尔肯摇摇头。众人的心,瞬间冰冻。
“没别的办法了?”孩子舅舅问。
“我和乌鲁木齐的医生联系,他能接!”原来,新疆医院与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机制。以往遇到这种情况,一个电话,该院骨三科修复重建组组长、副主任医师黎立就会乘飞机赶来。
可用手机一查,当天乌市飞往和田的最后一班航班,刚刚起飞!
医生来不了,只能让孩子飞过去!
“断肢再植黄金期只有8小时,快去赶飞机!”艾尔肯说。
和田飞往乌市的航班,只剩最后一班,23时46分起飞!舱门提前30分钟关闭!此时,已是22时45分。
孩子再次躺上急救车,交警闻讯赶来导引。一路上,车辆纷纷避让,一条生命通道,就此打开了。
30公里,18分钟,机场到了!
返航
23时许,和田机场。停机坪上,只有一架航班——CZ。
候机厅里,一台抢救车被众人推着,车轮发出的“咔哒”声,在大厅回荡。
“孩子胳膊断了,必须上这趟飞机,否则就保不住了!”艾力手举输液吊瓶,对机场服务人员说。
“飞机已经推出廊桥,马上就要起飞。”
“能不能把飞机叫回来?”孩子舅舅的声音颤抖着,手里医生开的乘机证明被他攥得湿透。
23时42分,南航和田营业处机场站站长吴靖祺接到旅客服务部来电,一位断臂小旅客急需上飞机!
“还有4分钟,飞机就要起飞了!”吴靖祺的心猛地一沉,抓起电话,联系运行指挥中心,请求飞机拖回。
不到1分钟,指挥中心下达“拖回廊桥,二次开门”指令。
23时43分,和田机场塔台。
“南方,接到通知,有断臂小孩需要上飞机,请将飞机拖回。”航行管制员王丰恺戴上耳麦,向机长呼叫。
“收到。”机长汤辉忠回答干脆。
飞机返回,二次开门。这在中国民航史上,极其罕见。
鼓励
23时46分,舷窗外,繁星满天。计划起飞时间已到,CZ航班机舱内,名乘客等待起飞。
“叮咚”,客舱广播响起,“……有位旅客需紧急前往乌鲁木齐救治,飞机现在将拖回停机位,请您谅解……”
机舱内顿时鸦雀无声。
23时49分,飞机拖回停机位。
23时54分,舱门二次开启。
在此之前,乘务组已做好应急准备。
靠近舱门的位置,留出一排空座。门开了,男孩被抱上去。乘务长赵燕赶紧接过孩子舅舅的手提袋,那是被冰块冷却的断臂;乘务员姚宇高高举起输液瓶;乘务员侯倩洁从厨房拿出准备好的冰块……
5月1日零时09分,航班起飞。
乘客董先杰自告奋勇,“我当过*医,我来帮忙看护。”他让乘务员找来绳子,穿过客舱隔板空隙,将输液瓶高高挂起来。
驾驶舱内,汤辉忠稳稳操控飞机,“争取提前到,为孩子手术多留出一些时间!”
乘务组不停更换冰块,为断肢保冷降温;安保组长两次为男孩接尿……
在镇定剂的作用下,男孩很安静,眨巴着大眼睛,打量着周围。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眼前的一切都很新奇。
“这么小的孩子,却遭这么大的罪……”望着与自家女儿差不多大的孩子,赵燕的眼泪止不住了。
她轻俯在孩子耳边,一遍遍鼓励道:“宝贝别睡,你最勇敢……”
“我这有块”“算我一份”……汤辉忠和赵燕等凑出元,塞到孩子舅舅手里。
不一会儿,孩子打起哈欠。“绝不能让孩子睡着……”大家紧张起来。
赵燕反复为孩子擦脸,放动画片给他看,乘客李强不停地与孩子聊天。
1时36分,CZ航班稳稳落在跑道上。提前15分钟!
地面上,航班机位已由号远机位,改为号近机位。急救车、医护人员半小时前已就位。
舱门打开,医护人员冲了上去。
“感谢您同我们一起与时间赛跑,开展这场生命接力。”赵燕哽咽地向旅客广播道。
安静片刻,客舱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一次暖心的旅程。”一位年轻男乘客下机前对乘务员鞠躬道,“辛苦了,点赞!”
接臂
黎立得知断臂男孩登上飞机那一刻,新疆医院的危急重症患者绿色通道同步开启。
2时许,各部门准备就绪。
麻醉科主任曹新华——“已做好准备!”
输血科主任李清——“保证以最快速度备血!”
急救中心主任马骏麒——“人员设备全部到位!”
主刀医生黎立,带领团队成员预演手术细节。
2时10分,救护车从乌鲁木齐市黄河路路口疾驰而过,医院门前。
3时15分,做完术前准备,孩子被推进负压手术室。
3时20分,血红细胞和血浆送到。
建立静脉通道、全麻插管、清创……无影灯下,除了器械碰撞声和操作口令,静得能听见心跳。
4时15分,黎立抬眼望了望倒计时钟,距离断臂再植“黄金8小时”,仅剩15分钟!
他戴上显微镜,扎紧孩子静脉血管,选择了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线,缝合肱动脉。
此时,千钧一发,不容有失。只要缝错一针,就要将血管头剪掉重来。
全神贯注,屏住呼吸,第一针、第二针……第十二针,血管接上了!
为排除一部分血液中的*素,黎立在扎死的静脉血管上剪开了一个口,再迅速打开肱动脉上的血管夹。
能不能成功建立血供,成败在此一举!
短短几秒,等待回血。那一刻,黎立别过头,拿着镊子收拾用过的纱布。他不敢看,每一秒都是煎熬。
“呀!手红了!”就在大家静待结果时,一位护士兴奋地喊起来。
4时30分,倒计时钟上,时间清零。
手术成功了!孩子的手臂接上了!
重生
5月2日,术后第一天。
正是关键期,各项生命指标都需密切注意。
“肺部出现渗出和空洞,怀疑有肺结核既往病史……”
“可孩子没有咳嗽、咳痰的情况,建议做CT,排除肺结核可能……”
“不行,孩子现在绝不能移动,可能引起右臂血管危象……”
10时许,骨三科医生办公室。儿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10位科室主任围坐一起,一场多学科会诊紧张进行。
“手术只是第一步,术后治疗如有偏差,可能前功尽弃!”黎立说。
防感染、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加强营养和护理,3个治疗重点确定后,各科室又分别制定详细治疗方案。
随着孩子病情变化,多学科会诊随时进行,有时甚至在深夜。
5月4日,经过详细检查,小家伙的肺结核排除了,食欲也大增。下午,见到查房的黎立,男孩嘟起小嘴:“叔叔,我想吃烤肉!”“没问题,但你的小肚子还没恢复,只能吃两串!”黎立回答。
5月5日,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案,再加碳光子治疗,对再植右臂活血化瘀,孩子的精神越来越好,跟妈妈打视频电话时,还唱起歌来。
5月6日,活血化瘀效果明显,孩子右臂出现了皮纹,胳膊消肿了!躺在病床上,和着音乐,他扭动着脖子,左手左右摇摆,“跳”起舞蹈……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呵护下,断臂男孩像茁壮成长的麦苗,向着阳光,奋力拔节!
感谢
5月6日22时许,病房里,孩子正缠着护士讲故事,忽然,门开了,是妈妈!
病痛的委屈和对妈妈的思念瞬间爆发,嘴角向下一撇,长睫毛忽闪几下,男孩“哇——”地放声大哭。
放下手中的大包,苏迪乌麦奔向孩子床边。出事后,她也病倒了,一有好转,就来乌鲁木齐看儿子。
母子俩额头相抵,妈妈泪如泉涌。男孩伸出左手,摸摸红润润、打着支架的右臂——“妈妈不哭,你看,我的胳膊正慢慢长好。这里的医生叔叔和护士姐姐对我可好了。”
翻身、擦背、防褥疮;喂水、喂饭、送玩具;陪玩、陪聊、陪锻炼……在男孩眼里,护士阿比达·阿里木就像妈妈。
23时,刚下手术,黎立顾不上喝口水,就来查看孩子情况。
见到救命医生,苏迪乌麦哽咽了,她从大包里掏出一袋干果,塞到黎立手中:“谢谢!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
“为了救孩子,飞机都能叫回来,大夫和护士就像亲人。我们的国家太好了,生活在这里太幸福了!”苏迪乌麦说。
“和田断臂男孩获救”的消息冲上热搜后,千万网民每日
在希腊神话中,断臂的象征意义最强,因为手是改变世界最有力的部分,所以断臂的故事,总是与力量有关。而这一次,人们用爱填补残缺。那条重新“长”出来的手臂,给了7岁男孩走向未来最大的底气。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总编|蒋发扬
主编|李铁成
编辑|陈滢
阿图什警讯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