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晃卿衡》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名叫做阿布仲吕,《旧唐书·东夷传》称为仲满。唐玄宗开元五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来长安学习,“其偏使朝臣仲满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衡”,在唐朝为官,历任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等职。
他的汉文学得很好,诗也写得不错,与李白、王维等人交谊颇深。天宝十二年,晃衡随日本第十一次遗唐使团返日本,海上遇风,传说被水溺死,李白便写了这首诗表示掉念。后来他又辗转返回长安,继续任职,直至大历五年死去为止。结果李白是虚惊一场。
诗的题目贯一“哭”字,感情深切,形象逼真,气氛哀婉,先声夺人,不仅使人仿佛听到了作者为失去异国好友而摧肝裂胆的涕泣之声,而且使人们仿佛看到了五十二岁的诗人,遥望东海悲不自胜的形象,真是一字千金。
首句“日本晃卿辞帝都”,直陈其事,平平写来,极见亲切。晃衡这次返回日本,以唐朝使者的身份,很是风光。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晃衡自己也写了《衔命还国作》的诗篇。朋友们也纷纷赠诗送别,王维写了《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赵华写了《送晁补阙归日本》,储光羲写了《洛中贻朝校书衡》等。
这里,诗人用“日本”,点出晁衡的国籍,说明他是自己的异国好友。而“辞”字,则道出了诗人对好友的依恋之情,与“朝辞白帝彩云间”的“辞”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次句“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辞”字,写好友离京远去。这里是诗人凭想象写出,并非亲自目送,但却自然合理。在《送孟浩然之广陵》及《望天门山》诗中,作者用的都是“孤帆”,那是适合那两首诗的环境和心情的,而这首诗用的则是“征帆”,另有一番气象。
因为晁衡返还日本必须过海,和大风大浪搏斗,危险多多,无异于一次水上远征,所以不用“孤帆”而用“征帆”。和浩瀚无涯的大海相比,不论是什么样的船只,也只能是沦海一粟,所以用“一片”加以形容,真切传神。接下来的“绕蓬壶”三字,则暗示海中岛屿甚多,船行险阻重重,很容易遇上灾难,这就给下一句描写作好铺垫。
第三句“明月不归沉碧海”,写晁衡的不幸遭遇,明月,皎朗无瑕,一片纯净,用以喻指晃衡品德高洁,一尘不染,非他人可比。也有人认为,明月系指明月珠,用以代替晃衡,含有无限赞美之意。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倒海索明月,凌山采芳苏。”即以明月指珠。
黄庭坚悼秦观《千秋岁》词:“波涛万顷珠沉海”,即以明珠沉海为喻。可见,把明月释为明月珠,亦未尝不可。这里,诗人把晁衡遇难,比作明月沉海,形象而又生动,表现了对日本好友的无限同情。
结尾“白云愁色满苍梧”一句,以拟人手法,写晁衡遇难令人悲痛的情景。苍梧,即九疑山,在今湖南省境内。传说舜南巡时死后葬在这里,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痛哭欲绝,乃至泪痕将竹子染斑。诗人借用这则凄楚哀婉的故事,表示对好友的痛惜。也有人认为,苍梧是指东北海中的郁山。晁衡遇难,连天空也布满愁云,苍梧山为之变色,整个大自然都在悲伤,何况是好友?怎能不哭?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寓情于景,从明月、碧海、苍梧等空灵缥缈的的景色中,传出沉痛的哀思,感情十分诚挚。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李白与晁衡的友谊,不仅是古代诗坛的佳话,也是中日友好的象征,千载流传,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