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来说,一旦遭遇蛇,那便是胆战心惊,这也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记忆。
不过,在云南普洱却有一位名叫白拓的神奇少年。多年来,他与25只蛇同居生活,晚上还枕着蟒蛇睡觉。
白拓不仅做到了安然无恙,还和蛇类和睦相处,让人赞叹。
初见蛇类,一见钟情
云南地区,气候温润,山多林茂。在这样的环境中,蛇类也自由繁衍,遍布许多。初中的一天,白拓回到家里,他便被眼前的一幕吃了一惊。
原来,一条一米多长的眼镜蛇盘卧家中,眼镜蛇张开舌头,信子倾吐。若是换做别人,那自然拔腿便跑。可对于白拓来讲,他却兴奋不已。
白拓自幼生活在山区,他对各类蛇都很熟悉。曾经,为了摸清蛇的习性,白拓还专门找人学习。可这一次,眼前的眼镜蛇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一时之间,白拓内心激动万分,竟没有半点恐惧。
白拓慢慢地靠近,他模仿着蛇的嘶鸣,缓和着二者之间的关系。其实,眼镜蛇有着剧毒,其毒素直接能麻痹人类的神经。
一旦不慎被咬,蛇毒短时间便能让人死亡。可以说,白拓在和死神共舞。不过,他有着一定的经验,仅仅在试探而已。
与此同时,白拓也暗暗好奇:一般蛇类都会远离人,这只蛇反而窜进屋子,究竟为啥?
一番观察过后,白拓终于弄明白了。外界气温过高,屋子里阴凉畅快,这只眼镜蛇是来避暑的。紧接着,他端来一盆凉水,把屋子各处浇了一遍。就这样,水泥地面变得更为清凉,眼镜蛇也欢畅地游走起来。
白拓唯一遗憾的是,在天擦黑之时,这只眼镜蛇还是溜走了。屋内电灯让蛇不喜欢,它们会主动离开。这一次遇见蛇,白拓激发了浓厚的兴趣。
他心中暗暗想到:要是家里能养几只蛇就好了。谁知,几个月后,这愿望真的成真了。
拯救缅甸蟒,做养蛇少年
一天在山里行走,白拓被一阵奇怪的声音吸引。走近一看,草丛里趴着一个粗大的蟒蛇。蟒蛇足足有碗口粗,长达数米。
在细细观察,蟒蛇背部皮肤掉落、白肉裸露。显然,这是一只受伤的蟒蛇。
白拓大胆地向前靠近,他低下身子,用眼神与之交流。起初,这蟒蛇还有些戒备,不许白拓靠近自己。
为了消除蟒蛇的戒备,白拓从附近捉来田鼠,投喂给蟒蛇。渐渐地,这大蟒变得安顺下来,不再抗拒。
白拓来到蛇的身边,用草药榨汁,敷在其伤口上。墨绿的汁液让蛇的剧痛好转不少,二者的关系也近了一步。
原来,白拓从小在大山里长大,他熟悉野外情况,懂得摘取草药。平日里仅仅是给家人治疗,这一次却用在了蟒蛇身上,他觉得颇为有缘。
白拓把大蛇放进背筐中,悄悄用布片蒙着,带回了家里。他心里打定主意,自己一定要照顾好这条蟒蛇,不然它是在野外难以熬过去的。
那个时候,白拓只有十几岁,他不过是个初中生。当父母回到家里,二人都被眼前一幕吓坏了。一个碗口粗大的蟒蛇环绕在儿子身边,白拓甚至惬意地把蛇背当做枕头,家中的客厅俨然变成了蛇窝。
对于在家里养蛇,父母自然是一万个不答应。云南的农民对蛇类不陌生,他们也吃了不少苦头。蛇天生便是冷血动物,它们不讲半点恩情,这如何能够饲养照顾?
白拓却并不相信,他苦苦哀求,保证一定不让蟒蛇跑出去,自己也会多加注意。无奈之下,父母只得同意了。
人蛇同居,安然相处
就这样,白拓和大蟒蛇做起了朋友。白天,他挖掘田鼠、采摘草药,竭力照顾蟒蛇的伤情。晚上,他把蟒蛇放进屋子,不让它轻易游走。
朝夕相处之中,白拓对蛇的习性愈发清楚。它们喜欢阴凉,害怕明火和强光。蛇类的眼睛视线很差,它们靠蛇信子探路,凭借嗅觉识别动物。
一般来讲,蛇类对人类也是恐惧的。在它们眼里,人类有着高大外表,手持各种器械。若非万不得已,蛇类绝不会对人类发起攻击。
只要让蛇类懂得你的意图,习惯你的气味,蛇也会安静下来,与你平安相处。
长久以来,白拓的童年一直便是孤独的。能够养护一只蟒蛇,他的心情变得轻松许多,一些话语也有了倾诉的对象。
白拓真心待蛇,他从未把自己当做主人,以蛇的习惯与之交流、共处。这样的方式下,蟒蛇也接纳了他。于是,二者也经常一起出外,和普通的驯养猫狗并无多大区别。
后来,一位路过的野生动物专家来到,他一眼辨识出这只蟒蛇乃是缅甸蟒。缅甸蟒无毒,体型中等,性情温顺。最为关键的是,其蛇皮昂贵,被广泛用于各类奢侈品皮包、服饰。
言下之意,这是一只价格不菲的蟒蛇。消息传开后,村子里人争相前来看,大伙都对白拓羡慕不已。
和纷繁复杂的外界不同,他保持着心底里的这份善良,眼眸中的淳朴。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白拓一家过着清贫的生活。
可当收购者(非法)提出巨额价格时,他们坚定地说“不”。白拓从未想过靠着“卖蛇”赚钱,这是自己的朋友,他绝对不允许别人伤害。
名声大作,谢绝采访
年,白拓的故事登上了各大报刊。一时之间,“养蛇少年”的名号戴在了他头上。那时,媒体还是图新鲜。人和蛇类到底能否和睦相处?
这或许是每个人都想过的问题。这一次,白拓用事实证明了,只要真心、善良,那么冷血的蛇也会被感化、驯化。
当全国各地的记者纷至沓来,白拓也感受到了一丝丝的不愉快。尽管他和缅甸蟒有着很好的感情,可这些陌生人却硬是要白拓表演一番。
看着那些被迫的摆拍照片,诸如蛇绕背,与蛇共枕,这都是那样尴尬。最后,他只是简单地告诉这些朋友:“想要成为一名动物学家,和更多动物交朋友。”
显然,来访的“客人”把白拓和“朋友”当成了马戏团,他们根本没有平等相处的观念,只不过是寻访“奇闻”、“乐趣”罢了。
从那之后,白拓便很少抛头露面了。他也不愿意站到媒体镜头前。实际上,蛇类很不喜欢外人打扰。
一般来说,村里人和白拓对养蛇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众人一同生活,互为羁绊。可这些“客人”的到来,一下子打破了宁静,也增加了许多意外性。
于是,白拓躲了起来。他闭门谢客,拒绝采访。渐渐地,来访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从那个时候起,白拓也更专注起养蛇。
和蛇相处,他才显得宁静、安然。一晃多年过去,白拓不知不觉中养了25条蛇。每一条蛇,白拓都待若家人,他细细照顾,取名亲近。
这些蛇一大半是自己捡到的,它们爬行在山林草丛中,有的受伤奄奄一息,有的从悬崖掉落命悬一线。
白拓对蛇有着亲近感,他不愿看到它们死在野外。于是,他一个个救济回家,并养在了家里。
还有一些蛇则是云南野生动物园寄养在白拓这的。原来,白拓的本事让许多专家都钦佩不已。这个年轻人心思缜密,动作轻柔。
照顾起蛇类,他自有一套办法。蛇类该居住什么样的人工环境,蛇类喜欢什么样的饮食?蛇类讨厌那些气味和环境?通过实践和观察,白拓全部都知晓了。
野生动物园的青年专家
和仅仅通过纸面学习的大学生相比,白拓要专业不少。更加厉害的是,他动手能力强,观察细致入微。
有一次见到一条野生的蟒蛇,白拓一下子便发觉蟒蛇生了寄生虫。在他的照顾下,这条环网莽很快恢复了活力,又游走在云南野生动物园里。
见此一幕,云南野生动物园的领导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年轻人也被他们记住了。
白拓没有读过大学,可他的个人能力又非常突出。像这样的人才,云南野生动物园自然不想浪费。
于是,在征询了上级领导意见后,白拓被引入为特别的园外辅助人员。尤其在蛇类保护方面,他也能够参与进来。
知道了这个消息,白拓非常开心。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得到官方的认可。尽管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可他也想要尽一份力量。
身为云南子弟,生活在秀美山川之中,这是他的荣幸和责任。
就这样,之后的十年里,白拓为云南野生动物园照顾了十几条蛇。这些蛇有的养在园中,有的干脆寄养在白拓家里。
他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这份事业让白拓又自豪又快乐。其中,一些小蛇的照样最为艰难。
幼蛇身形小,饮食差(味蕾),对环境敏感。如果不是特殊训练的专业人士,很难做到周全而细致的照养。
可对白拓来说,这一点都不是难事。多年来,他从蛇蛋开始,便积攒了养护经验。每天的观察、亲近,白拓都感到快乐、充实。
这是一份收获满满的工作。实际上,云南野生动物园的爬行馆(蛇类等栖息场所),相应设备和环境也不适合幼蛇成长。在白拓的村子里,他自己搭建了几个蛇棚,为这些幼年蛇构建了一个野外天堂。
白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