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广东医生的山海情
TUhjnbcbe - 2024/2/25 16:54:00

专家王钢(右一)、陈滨(右二)检查艾麦提江的情况。南方日报记者陈子阳摄

王钢(左一)等专家为艾麦提江进行手术。受访者供图

45岁的艾麦提抛开拐杖和轮椅,左脚掌踩在地面上,感到踏实、安心。

年,他从楼上摔下,小腿粉碎性骨折。之后的十多年里,他的每一步行走都伴随着疼痛。年起,他的左腿开始弯曲、变形,甚至缩短。

年8月,广东援疆医生、医院(下称“喀地一院”)创伤中心主任魏宽海了解到艾麦提的病情后,医院,为他切除了骨髓炎病灶,纠正小腿弯曲畸形,用外固定架对左小腿进行骨搬运治疗。术后,恢复的速度开始加快。

今年3月底,在医院复查的艾麦提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是广东来的魏医生!”魏宽海习惯地俯下身,伸手调整了艾麦提小腿上的固定架,叮嘱他摆脱辅助器械,重新适应独立行走。

十多年来,伴随着广东医疗“组团式”援疆工作的深入,这样的场景医院里不断上演着。南疆地区面积广阔,环境气候多变,基层医疗水平受限,急难重症救治还面临不小挑战。为提升当地医疗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3月26日至4月1日,“粤新同心,健康同行”急诊重症医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再次组织17名广东医疗专家来到喀什地区进行指导交流。跨过公里,穿越茫茫戈壁,广东医生的身影正出现在一场场紧急救援中。

转机

喀医院骨伤科病房里,59岁的艾麦提江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

3月21日,艾麦提江扒着梯子,摇摇晃晃爬上3米多高的房顶。那里有15只鸽子等着他喂。他说不清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只记得头晕目眩,眼前一片漆黑。妻子回到家时,艾麦提江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在邻居的帮助下,艾麦提江被救护医院。他身上多处受伤,最严重的是髋臼骨折。髋臼周围软组织丰富,脏器集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诱发大出血和其他并发症。这些医院所能应对的范围。

身体的疼痛和治疗的未知,让艾麦提江有些害怕。住院期间,妻子发现艾麦提江常常一个人流泪,有时还会对她讲,如果自己发生意外,今后要好好生活。

就在这时,转机发生了。

住院第五天,医生告诉艾麦提江,打算请喀地一院的专家来为他做手术。在广东医疗援疆帮扶下,这些年喀地一院在创伤骨科等急诊重症领域积累了大批专业人才。

3月28日,在家人的围簇下,艾麦提江被医护人员推向手术室。就在电梯口,他们遇到一群陌生人。“这是髋臼骨折的那位患者吧?”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王钢走到病床旁,查看患者受伤部位。

原来,3月26日至4月1日,“粤新同心,健康同行”急诊重症医疗人才培养项目组织一批急诊、重症专家来到喀什地区进行指导交流。3月28日当天,广东专家受邀来到疏附县,为艾麦提江实施手术,并进行教学展示。

艾麦提江忍着疼痛,紧紧攥住了王钢的手。他的家人激动地交谈着,语速很快。后来,当地医护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说:“广东的专家来了,这次手术一定能治好。”

手术室里,王钢打开10厘米的切口,小心翼翼地避开骨盆周边密布的血管、神经、内脏,将骨折部位暴露出来。随后,他用支撑钢板与螺钉,让这块折断的骨头重新恢复了原样。除去前期准备与收尾,这场手术只用了40分钟。

经过矫正,骨折的畸形和移位完全得到了纠正,6到8周后患者就可以下地行走。

“喀什的3月还挺热。”王钢说。此时,他的手术衣前襟已被汗水浸透。

新生

在疏附县向南公里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寒风吹落阵阵雪花。

年6月,医院新生儿科医生于爱真顶着高原反应,一路辗转抵达塔县,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除了他,科室其余6位医生都没有新生儿科专科背景;科室接诊最多的,是周边儿童感冒发烧等常见病。

医院诊疗水平有限,当地居民遇到急诊重症时,医院。医护人员缺少诊疗实践,能力也无从提升。当地医疗发展仿佛进入“恶性循环”。

年,新生儿科全年仅接收43名住院患儿。与之对应的是,塔县每年新生儿数量约名,但因为高原缺氧、寒冷,以及当地生活饮食习惯等原因,超低体重的早产新生儿占了近25%。

转诊之路并没有那么简单。塔县平均海拔米以上,沿国道一路北上,需要5个多小时才能抵达喀地一院。沿途经过高海拔低温缺氧路段,早产儿或许会面临更多风险。

如何留住患儿,让急重症情况得到稳定后再考虑后续康复或转诊问题,成了援疆医生的首要任务。

“搭建信任。”于爱真频繁地提到这一点。

“33周早产儿,体重只有1.7千克,呼吸短促,我们正在考虑要不要转送到喀什去。”一次会议后,于爱真在返回塔县的途中接到了同事的电话。

“先把患儿情况拍视频给我看。”多年的治疗管理经验让他觉得,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反倒是长途奔波潜藏着更多未知的风险。

镜头里,这个刚刚诞生的小生命,正急促地喘着气,孱弱的面庞有些发紫。于爱真连忙嘱咐同事先给予呼吸支持,“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高原地区偏偏又缺氧”。

吸氧一天后,患儿呼吸状况改善许多,但新挑战接踵而至。早产儿胃肠功能不全,吃不进奶,也排不出便。于爱真把软化大便的药物挤进去,轻轻揉动孩子的肚子。

入院10天,小家伙整体情况趋于稳定。孩子的父母提出,想要出院回家。孩子出院后,于爱真与另外几位深圳援疆专家又前去回访。

因地址有误,不大的县城里,大家兜了好几圈。迈进家门,他们看到孩子的状态并不好,家长似乎也有些紧张。

于爱真能够理解这对父母,放下带来的早产儿奶粉,耐心地介绍起护理早产儿的方式。

第二次再去回访时,孩子父母早早等在家门口,准备好了招待客人的馕。于爱真觉得,真诚和专业总会打动人。

接续

年,医院新生儿科就诊人数终于止跌。如何尽快培养、提升本地医护救治能力,成了摆在于爱真面前的重要题目。

小到药物剂量如何调配,大到新生儿复苏与呼吸机辅助通气操作手法……医院的孩子,于爱真都带领着团队全力开展诊疗,“这既是对生命的挽救,也是当地医护学习的过程”。

在喀地一院创伤重症监护室查房时,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仲清也有同样的感受。重症监护室14张病床上的每一位患者都经历了生死时刻。将他们拖拽回来的,是一支由11名医生、21名护士组成的年轻团队。

“别看团队里的医生年纪不大,但他们的处理手法却很专业老道。”陈仲清说。

魏宽海介绍,受出行方式等因素影响,当地意外事故时有发生,“我们的急诊重症医护人员也是在这一次次挽救生命的紧要关头里成长起来的”。

每一场成功的紧急救援背后,都能看到广东力量的接续。

早在年7月,在医院牵头下,喀地一院成立南疆地区第一家创伤中心,收治颅脑损伤、胸腹部损伤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创伤患者,由医院急诊外科、创伤骨科等科室专家担任中心主任。创伤中心成立以来,已收治严重多发创伤患者0余人。当前,危急重症患者收治比例已突破60%,从入院到手术的时间缩短至60分钟,抢救成功率提升至98%以上。

年11月,南疆区域创伤救治联盟正式成立,来自喀什、和田、阿图什、阿克苏等地区的20余家创伤救治联盟成员签订合作协议。在各地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医生的山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