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右侧抄底量化指增,你最关心的5个核心问题
TUhjnbcbe - 2024/4/30 17:13:00

市场转暖后,投资朋友们近期也在“摩拳擦掌”,对策略和产品的讨论热度不减。风云君最近被问的最多之一便是量化指增产品的选择。

当下配置指增策略是否适合呢?我们知道指增策略的收益来源于指数部分的贝塔收益+量化管理人创造的超额alpha收益。对于指增策略来说,当行情向上的时候,alpha的这部分收益为组合助攻;而当行情向下走的时候,alpha又是安全垫,平滑指数波动,提升持有体验,所以对于当下,贝塔中长期看好的情形下指增策略无疑是比较好的配置选择。如果你对指增产品还有一些疑问和困惑,今天的文章算是“对症下药”了。

1.量化指增的过往业绩怎么样?

但是实际的投资结果是怎么样呢?可以看一下年以来,量化管理人的指增产品业绩整体取得了超过主观股票的业绩。反而是更难理解的量化指增产品的平均收益会更高一点。

数据来源于朝阳永续,wind,截至.11.18。

不能否认的是,市场上存在非常多的优秀的主观选股的管理人,但是量化指增产品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从下图可以看出量化指增产品在稳定性上表现更好,今年以来市场前四分之一和后四分之一差距相对比较小。所以对于投资人来说,购买指增产品更不容易“踩雷”。

数据来源于朝阳永续,wind,截至.11.18。

从换手率来看,主观选股的换手率普遍较低,偏价值派的年双边换手3-4倍,指增管理人的换手基本在50-倍,有的高频产品甚至能到-倍,所以市场风格轮动较快的行情下,指数增强产品或许是更好选择。

2.、、0指增、全市场选股,到底怎么选?

指增的收益来源于指数本身和超额的收益。

从指数本身角度看:

沪深指数主要偏向金融地产、消费及先进制造业。

中证指数行业占比比较高是先进制造业、周期和TMT行业。

中证0指数成分股的行业分布与沪深指数、中证指数的分布差异比较大,权重分散程度更高,行业分布更均衡,偏向新经济。

最近一个月价值股反弹,金融地产消费都表现较好,沪深指数也明显表现的更好一些,价值风格有可能会延续到明年一季度,中证和中证0指数近期表现相对弱一点。

从超额角度看:

沪深指数本身行业分散少,权重股集中,超额不好做,所以卷超额的管理人相对另外两个赛道少一点,可选产品也少了很多,有些管理人还处于封盘的状态。

指增目前来看内卷非常严重,超额已经连续两年处于较低水平。

中证0指数波动率高,换手率高,指数增强产品可以充分发挥量价增厚优势。散户化程度更高,机构投资者参与较少,存在更多的错误定价机会,具有更优质的ALPHA土壤。

年以后,0指增的超额也普遍好于和指数增强。

如果短期来看,如果看好大盘价值,可以加配一部分指增产品,长期来看,0指增是更有潜力的一类指增产品。

现在市场上还有非常多的管理人发行了全市场选股的产品,这类产品不对标任何指数,更加考验管理人的选股能力。全市场选股的业绩一定会更好吗?其实也未必,目前来看,市场上大部分全市场选股的产品普遍风格会偏中小票一点,持仓也更为集中,其实有可能波动会更大,收益是否更好还是需要看管理人的能力。目前全市场选股的产品普遍存在业绩时间偏短的问题,但放开风险约束,可以释放模型本身的选股能力,风云君还是很看好未来这类产品的发展空间。

3.如何看待量化产品的历史业绩?

历史业绩肯定是重要的,过往的历史业绩虽然不能代表未来的收益情况,但是可以反映出管理人过往的投资能力以及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但是很多投资人没有对业绩去进行合理的归因,往往追在超额的高点。比如是不是有风格的暴露,行业偏离度的约束如何,是不是有能力持续获得超额收益。这些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难度较大,还是需要更专业的投顾和投研去协助分析和判断。

4.选大规模还是小规模?

量化管理人到底什么样的规模是一个合适的水平,其实目前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但是目前来看,有一定规模的管理人业绩的稳定性会更好,有更多的资金去进行投研体系和算力的搭建,能够有更持续的获取超额的能力。

根据年以后的统计数据,头部量化管理人(50亿规模)的、、0产品的平均业绩都跑赢了全市场产品的平均业绩,所以其实50亿规模以上的管理人对于投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更稳健的选择。

数据来源于朝阳永续,wind,截至.11.18。

对于规模快速扩张的管理人还需审慎,要给一定的时间窗口去观察策略和投研对于这个规模的适应程度如何。

5.什么样的超额是好超额?

大家在投资于指增产品的时候,一定是非常

1
查看完整版本: 右侧抄底量化指增,你最关心的5个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