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绿色消费记账享普惠减碳或迎全民参与时
TUhjnbcbe - 2024/3/30 9:20:00
北京到哪里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j/

一位北京市民向记者展示的该市“绿色生活季”小程序内的个人碳账本页面截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下,如何快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及早构建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快将绿色理念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成为重要议题。

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在结束不久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十七次大会(COP27)上,个人碳账本(户)精彩亮相大会的首场主题边会,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国多元化碳普惠机制的创新实践和在全民碳减排领域的创新成果。

与此同时,在11月19日召开的首届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论坛上,由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发布了《个人碳账户研究报告》,归纳个人碳账户的不同分类和设立方法,并对“双碳”目标下我国个人碳账户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专业建议。

什么是个人碳账本(户)?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我们的碳资产能实现交易吗?

碳普惠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当前家庭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3,加快转变公众生活方式已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从我国碳排放结构来看,消费端碳减排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也至关重要。

“消费领域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53%,因此要让消费更绿色、更低碳。”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端减排不仅潜力巨大,还会反过来促进、引导生产端的减排,为政府的进一步决策提供积极支撑。

为了倡导民众参与低碳行动,通过消费减碳助推产业链绿色转型,碳普惠制度应运而生。

什么是碳普惠?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碳中和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吴宏杰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普惠是指为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和赋予一定价值,并建立起以商业激励、公益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

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碳普惠作为一种创新机制,被写入了生态环境部于今年10月印发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11月11日,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交了《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其中提出开展创新型自愿减排机制——碳普惠,激励全社会参与减排,引导带动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取得成效。

业内专家表示,这都表明碳普惠被充分肯定,真正成为国家政策与行动;同时也意味着碳普惠迈上了更高的台阶、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ER型个人碳账本成主流

年,广东省发改委印发《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碳普惠制度的起步。此后,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广下,碳普惠制迅速走入公众视野。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近20个省份出台了碳普惠专项政策或规划实践,其中不少省份都提出了建设个人碳账本(户),记录居民的“碳流水”。

今年7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施行,这是上海市发布的第一部绿色金融法规。其中第三十一条明确提出探索建立自然人碳账户,并且将为碳积分高的自然人提供优惠的金融产品或者服务。8月,北京“绿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个人碳账本上线,涵盖居民生活食、住、行、游、购各领域。9月,山西省碳普惠平台“三晋绿色生活”向公众推出,截至目前共有9个场景接入平台,带动超过万人践行低碳。

个人碳账本(户)是否等同于碳普惠制度?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虽然个人碳账本(户)和碳普惠之间有诸多联系,但是二者又有许多区别。

据吴宏杰介绍,根据个人碳账户追踪数据的方式不同,个人碳账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个人碳排放总量控制的个人碳账户,类似现在我国对电力企业的管控,即有了总量指标,每个人在不能突破指标的前提下开展碳减排行动,定义为EA(EmissionAl-lowance,排放配额)型个人碳账本;另一类则是收集用户日常行为的碳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换算成相应的碳减排数值,通过商家权益、政府补贴、公益等形成激励个人的碳减排,最终从消费端引导社会低碳发展,定义为ER(Emis-sionReduction,减排)型个人碳账户。

“综合来看,我国多省份开展的碳普惠实践的本质多数仍然为积分换权益,以及‘你负责低碳,我负责买单’的ER型个人碳账户实践。”吴宏杰表示,碳普惠制度的概念比个人碳账户的概念要广,只有当个人碳账户为ER型个人碳账户且账户碳余额出口为碳普惠制度的正向激励时,个人碳账本(户)才等同于个人碳普惠制度。

多元碳普惠机制未来可期

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各地在实践碳普惠的过程中,一些平台虽然起步较早,但最终难逃铩羽而归的命运。

年6月,湖北武汉“碳宝包APP”上线,这是一款由武汉市发改委策划组织、碳宝包团队开发和运营,基于“碳币兑换机制”的一次普惠实践。其虽然是国内搭建较早的碳普惠平台,但由于种种原因,于年停止运营。

与此同时,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绿色消费记账享普惠减碳或迎全民参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