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阿图什市机采棉区隆隆的轰鸣声中,洁白饱满的棉花从采棉机的采棉头进入棉箱,采棉机驶过的棉田只剩下褐色的棉秸秆。
01:34记者从克州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使用机采棉可节约成本,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实施机采棉每公斤可节约1.48元成本,每机采一亩可节约费用元。
同时,一台3行采棉机日工效在亩以上,6行机工效亩,至少相当于-0人的劳动量。
机械采棉改善了劳动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
“机械化采棉太好了,又快又省力。原来一群人干的活,现在一台机器就能完成了。
今天看见了机械采棉的高效率,我也要学习机械采棉的种植技术。”村民买合布拉·艾白地拉捧着采棉机刚采摘的棉花告诉记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采棉区州农业农村局还组织观摩了无人机飞防及喷洒农药、秸杆粉碎还田、废旧地膜机械化回收等技术。
无人机操作员艾克热木·亚力坤告诉记者:“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是机械采棉作业的前提,施药人员只需简单设置参数,即可在空中定向定点喷洒,将药液直接压迫作用于作物的各个层面,环保安全,性能可靠使害虫无处可逃。
目前,通常使用的T20植保无人飞机,最大载重20公斤,配合7米宽喷幅,每小时作业可达亩。
在节水环保方面,使用超低容量施药技术,每亩施药仅需-毫升。”
过去由于使用过的地膜难以被完整回收,有很大一部分翻入土中,逐年累积,造成土地严重污染,使土地产量下降。
据统计,连续3年残膜没有清理的地块,小麦产量下降2%-3%,玉米产量下降10%左右,棉花产量下降10%-15%。
采用残膜回收机可一次性完成秸杆还田、起膜、上膜、清杂、脱膜、残膜打卷或装箱等全套作业程序。
当年铺放地表地膜回收率达90%以上,20厘米内的耕层残碎膜搂起或捡拾清理回收率应大于65%、秸杆粉碎长度合格率达到85%。
据了解克州棉花种植区域集中于阿图什市和阿克陶县。年,全州棉花种植净面积为14.84万亩。
其中:全州共种植机采棉面积3.8万亩。
人工手摘棉面积11.04万亩。目前,各植棉县(市)正在有计划地组织棉农和拾花工进行采摘。截止10月15日,已采摘4.43万亩。
3.8万亩机采棉于9月中下旬全部完成脱叶剂喷施工作。目前,克州有3台采棉机随时可以调度使用。届时克州农业农村部门将会根据棉花机采作业情况及时调度采棉机。
来源:克孜勒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