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句容糜林入选中国好人榜点赞句容
TUhjnbcbe - 2022/11/24 19:30:00

分享句容大事小情:发布网

咨询问政权威回复:微问答

中国的好人

是中国的脊梁,是道德模范

是先进人物,是社会道德表率

好人

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的榜样!

好人,就在我们身边!

9月17日

年2月—7月“中国好人榜”发布

糜林入选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糜林,男,年8月生,生前系镇江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年2月18日因病逝世。

事迹简介:糜林自参加工作以来,33年如一日扎根“三农”一线,从试验基地到全国5个省、17个县,从一株株种苗到多个农户、20多万亩高效农业。农业结构调整缺什么、农民增收致富少什么,他就研究什么推广什么。先后育成草莓品种3个,创新应时鲜果技术30余项,年培训农民多人次,年均帮助农民增收多万元。即便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他在病床上仍然惦记着农民和农事。

糜林同志是“最美奋斗者”、“全国时代楷模”赵亚夫同志的学生和战友。自参加工作以来,他33年如一日扎根“三农”一线,把科技兴农、科技富农作为毕生奋斗目标,积极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帮助茅山老区农民掌握应时鲜果先进栽培技术,实现脱贫致富。他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嘱托,把科技成果陆续推广到5个省、17个县,累计培训农民16万多人次,为农民增收10亿多元。先后主持省、市级研究课题30多项,创新草莓、梨、桃、葡萄等应时鲜果技术50多项,育成果树新品种7个,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3件、省市级科技奖7项,编制省、市级地方标准7项,发表论文35篇,出版著作6部。

糜林同志是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先后获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省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镇江市跨越发展突出贡献者、镇江市优秀共产*员、镇江市人民奖章、镇江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糜林同志身上体现了对*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情系“三农”的为民情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默默耕耘者,是矢志科技兴农、服务乡村振兴的一线奋斗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糜林常说,“我本身就是农民家的孩子,因为看多了农民的苦,才立志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帮助农民致富。”

年8月,糜林出生于镇江丹徒千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年7月,从句容农校(现为江苏省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进入镇江农科所(现为镇江市农业科学院)工作,把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从此,“我们要帮农民想想办法。”成为他的口头禅。

农民需要什么,糜林就研究什么。上世纪80年代,镇江农业仍然以大田作物为主,丘陵岗坡地,灌溉成本高,农民生活贫困,迫切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对此,镇江农科所提出了“岗坡增收、水田稳粮”高效农业发展思路,拉开了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的帷幕。

那时,农民对果树栽培技术一无所知,亟需指导。糜林率先从日本引进无花果、甜柿、砂梨等种苗,开展适应性研究。同时,不断研习日本最新果树种植技术。在日本农文协电子图书馆,糜林至今仍保持着一项记录——日本本土外专家访问阅读量,世界第一。

这些年,随着市场和农民需求变化,糜林团队引进了草莓、桃、葡萄、蓝莓、薄壳山核桃、柑橘、大樱桃等十几个品类。他们在基地提前试种研究,再向农民推广,最大限度降低农民经营风险。基地里的品类越来越多,他成了农民有求必应的“百宝箱”、“不专一”的专家和停不下来的“陀螺”。

大樱桃原产于环渤海湾地区。从年开始,糜林团队先后引进了大樱桃品种19个,在控温、控湿、水肥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良,使其适应镇江地区的栽培环境,“北果南栽”饱含着糜林十多年坚守的心血与汗水。

年,糜林开始研究高架草莓,起初是想让农民直起腰,站起来劳作,降低劳动强度,但是高价的“高架”让农民望而却步。于是,他带着团队一起买来价格便宜的控根器把种植行围起来,又把垄间的土挖起混入肥料,堆成高垄,架台虽然不比钢管高端,但管用、高效,成本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

如今,镇江农科院驻地句容市,已经是华东最大的大棚草莓生产基地、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是业界领先的高架草莓栽培技术高地。

糜林常说,只有铁脚板+示范户,才能把科技成果推广到千家万户。多年来,糜林跑遍了镇江各处果园,从没使用过导航,因为他指导农户的次数太多了,每条小路都熟记于心,成了“活地图”。

句容市茅山镇曹庄村村民唐跃进,年承包了75亩地种梨,由于技术落后,留果多,导致果小、核大、味淡,卖不出好价钱,陷入了“越种越亏”的境地。

年,他在城里低价售梨时遇上了糜林,交流中得知他是果树专家,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苦恼。糜林听说后,二话不说,帮着他改造老园、升级技术。“有一次,请糜主任来指导修枝,结果下大雨,以为他不会来了。”唐跃进说,“没想到糜主任还是来了,冒着大雨,手把手教我,剪完一棵问我会了没?不会,就继续示范。”现在,他学到了“真经”,每年的收入达到了30万元。

再复杂的技术糜林都能掰开嚼烂了讲给农民听,谁家的果子有问题他都一清二楚。全国劳模纪荣喜既是糜林的徒弟,也是周边莓农的老师。前年他将草莓种植示范*支部建到了草莓田间,吸收了3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到草莓种植中来,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他说,“要向糜主任学习,带着大伙一起向全面小康冲刺。”

十多年前,糜林曾为常州农民何雅萍的一棵薄壳山核桃树进行示范性剪枝。看着他把整棵树剪得光秃秃的,何雅萍心里直犯嘀咕。没想到这棵树多年后成了园里长势最好、结果最多的一棵,被称作“树王”。在糜林的指导下,如今何雅萍已成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全国首批林草乡土专家”,成了全国薄壳山核桃种得最好的农民。

赵亚夫曾这样评价糜林:“他是全中国最会种梨的专家,他的徒弟是全中国薄壳山核桃种得最好的农民!”目前,仅在江苏,糜林的徒弟中就涌现出全国劳模2名、省劳模3名、市级劳模36名。

据统计,糜林直接指导过的农户达多户,面对面培训农民多人次,每年助农增收多万元,他以不变的初心、炽热的忠诚,在乡村振兴时代问卷上一笔一划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注脚。

为脱贫攻坚贡献江苏智慧

糜林帮助指导茅山老区人民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之路,不仅让当地农民脱掉了贫穷的帽子,同时也增强了他“以农富农”的信心,于是,他又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为了让更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哪里穷糜林就往哪里跑,贵州沿河县、新疆克州、重庆铜梁等几个极度贫困县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年,汶川地震,灾害使本不富裕的村民生活雪上加霜。8月初,糜林赶赴四川绵竹,加入江苏援助灾区重建队伍,作为项目组长积极投身到“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中。两年援建期间,他先后28次往返于江苏和四川,不断把砂梨、草莓等新品种无偿带到满目疮痍的绵竹,一砖一瓦、一锄一犁地推进示范园建设。在他的指导下,当年种植草莓的农民就实现了亩产3万元的收入;3年后,砂梨种植园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水平棚架标准示范园。

绵竹小伙魏有强,原本是无业游民,在贫困线上挣扎,震灾让他的生活更加困苦。糜林带领他建果园,手把手传授栽培技术,从此帮他打开致富的大门。如今,魏有强已经成了拥有家庭农场、农家乐,在周边小有名气的致富能手。他一直盼望糜林再来看看他的“成绩单”,不料却永远也盼不到了。

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专门来到糜林指导搭建的高架草莓连栋大棚,看到长势喜人的草莓,语重心长地说,“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糜林备受鼓舞、信心倍增,为帮更多农民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年6月,糜林随“亚夫团队”来到重庆铜梁太平镇,进行科技扶贫。经过详细调研后,糜林认为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种植大棚草莓,于是他就将最新草莓品种、技术传授给了当地农民。太平镇草莓从无到有,如今,已经发展到每年栽培两千余亩,平均亩收益3万余元。

贵州沿河县是全国极度贫困县,与江苏张家港善港村结对的高峰村更是穷得叮当响。年6月,糜林和赵亚夫一道,冒着高温潮湿来到这里,爬山、进村、入户,3天时间,跑了17个自然村,苦苦探寻合作脱贫的路子。糜林感到,扶贫要先扶智、扶志,结对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决定,先将全县致富带头人集中到善港学习。之后的3天,糜林一边让当地统计致富带头人的名单,一边和赵亚夫在高峰的产业园手把手教农民剪枝。3天3夜,睡了不足10小时。第四天,糜林带领沿河县第一批50名致富带头人前往善港培训基地,除了亲自授课,他还将致富带头人集中到江苏茅山老区,手把手教授果树栽培技术,不到一年的时间,累计培训人次,帮助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新疆克州是江苏对口支援地区之一,当地盛产的葡萄长期卖不出好价钱。如何让葡萄增产又增收?成了糜林的心结。糜林反复研究,发现问题出在栽培技术上。年,他来到新疆阿图什市阿扎克乡,为当地柯尔克孜族人提供夏季优质果生产管理和冬季整形修剪埋土越冬管理等技术方案。仅仅两年功夫,江苏技术“新疆化”效果显著,阿扎克乡老百姓富了起来!

他心中只有农民没有自己

这些年来,糜林牵头完成的科研成果很多,但获得的荣誉不多,他总是说,“年轻人评职称更需要第一署名和评优评先”,于是,他总是把集体研究成果和表彰申报机会让给团队其他成员。在他心里,农民富起来就是对他最大的奖赏。

糜林常年指导姐妹桃园的王巧娣,每逢灾害天气,总是及时电话提醒,主动上门帮助。15年过去,王巧娣从一名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村妇女,变成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年收入超过30万元。但15年来,糜林没有吃过她一顿饭。糜林病故当天,王巧娣前去探望,家人正掀开被子给他换衣服,只见他脚上全是老茧,足有一指厚。王巧娣哭了,“糜老师是为我们农民脱贫累死的!”

糜林去世后,果农彭玉洪常常在家里叹息后悔,记不清有多少个晚上,糜林打着手电诊断完自家的猕猴桃树,都夜里九点多了,却拗不过他,没有坚持给他下碗面条,而是让他饿着肚子离开。

糜林这一生,对于农民,从不吝啬时间,对他自己,却极为苛刻。翻开他生前的最后一本日记:“1月2日,杜家山指导梨、葡萄修剪、春城老唐处指导梨修剪;1月3日赵健、小窦处指导;1月4日,看光明……”每天一句话记录着他超12个小时的工作量。认不认识糜林的农民,只要得到他的手机号就得到了一个有求必应、随叫随到的“果树保姆”。因为牙周病,半口牙掉了近两年了,他没时间去补;去年10月份的体检报告催促他复查,他没能抽出时间去。他把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给了农民。

年10月女儿糜蓉大婚,一向内敛的糜林出人意料地哭成了泪人,他掏出一张多次修改、皱皱巴巴的手写稿致辞,“夫妻每日交谈半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读最后一句祝福时他硬咽了。他实在太忙,每天早出晚归、全年无休,一年里有三分之二以上时间奔走在田间地头,留给妻子的半小时只有那些没有出差、筋疲力尽回到家后的深夜。

年12月16日,糜林冒雨在果园里修剪到天黑,擦完剪刀,对助手万春雁说,“感觉身体有些吃力、很累,但工作不敢往后拖,事情安排得满满的。”这是万春雁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听到师父说“累”。

年2月4日,糜林觉得身体实在扛不住了,医院,确诊为肝癌晚期。2月8日上午,糜林给万春雁发送了一条

1
查看完整版本: 句容糜林入选中国好人榜点赞句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