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年2月29日,笔记侠、更新学堂和高山大学联合出品的期。嘉宾简介:吴*,硅谷投资人,《全球科技通史》作者。注:笔记侠作为出品方,经讲者审阅授权发布。高级笔记达人
离镜责任编辑
智勇
笔记君说:
现代人的人均寿命能达到80岁,靠的是什么?不是医学,而是公共卫生。下面就让吴*老师带你了解现代医学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公共卫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今天跟大家聊聊现代医学的诞生和发展,以及公共卫生对我们人类带来的正面影响。
一、从传统医学到现代医学
相对传统医学,很多人喜欢把现代医学分成中医、西医,其实这种分法不是很合理。在现代医生医学诞生之前,全世界的医学都是传统医学,西方医学和东方医学没什么差别。
1.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分水岭
这张照片是我在西班牙马德里皇宫的医务室拍的照片。这些玻璃罐子如果换成中国的中药盒子,医院完全没有差别。
医院里看病的这种方式,西方出现的其实非常晚,到16、17世纪才出现。相对人类文明史几千年,差不多也就1/10的时间。
划时代的人物是哈维(威廉哈维,近代生理学、解剖学和胚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改造医学,让我们都觉得医学是一个科学的学问。
哈维最有名的一本书叫做《血液循环论》,他发现人的血液是从心脏出发到四肢循环,还有一条通路从心脏出发到肺循环,两重循环。
在哈维以前,是盖伦(克劳迪亚斯-盖伦,古罗马时期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医学大师)的理论,盖伦说心脏像一个泵,把血液推到全身各处去,哈维通过逻辑证明了这个理论的错误。
哈维观察猪的心脏,大概每分钟跳多少次,每次能够把多少血推出去,然后看人的心脏大小,根据人的脉搏等等,算出人一天能推多少血,最后算出一天能推出几吨血。
这在逻辑上就有问题,如果血不循环回去,人的心脏怎么可能一天推出去几吨血。
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呢?他有一套理论假说,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它。
不仅仅是医学,严格意义上,现代科学诞生以前,所有的学问都被称为前科学。前科学与科学分别,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科学是实证的,不可实证的东西,我们不叫它科学,可以叫其他的知识体系。
第二,科学本身的推理过程要符合逻辑。
哈维就是通过实验和逻辑改造了医学,诞生出了新的医学,这一点也启发了笛卡尔(法国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被黑格尔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后来提出的方法论,很大程度上是受哈维的启发。
哈维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他说“我们要以实验为依据,不应该以书本为依据”,就是说古代的先贤们写了什么东西不重要,我们今天做实验,发现什么东西才重要。
“我们要以自然为师,而不是以哲学为师”这是哈维的一段话。哈维这套理论推翻了古罗马之前的医学。在天主教比较盛行的法国,他的理论不太被接受,在英国被接受,因为他是英国人。
哈维的理论能让法国、欧陆接受,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笛卡尔,因为笛卡尔在法国的影响力很大。笛卡尔通过哈维的工作,总结出了一套科学方法论:
首先,提出问题或者提出一个假说。比如说新冠肺炎是病*造成的,这是一个假说。
其次,通过实验来验证它,验证完以后会得到一个结论,光得到结论还不行,还要能解释。这是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一个很大差异,就是要能够有一套非常合理的方式来解释这个现象。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然后,这个结论如果能被解释,就可以推广了。今天在武汉做的一些防疫工作都是这个结论的推广。
最后,你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比如说我们把肺炎治好了,出院了又复发了,对这个问题又有一个新的认识,然后再想新办法来解决它,这是整个闭环。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一个叠加式的进步。就是说,每一次比前面有一个进步,这个进步是可叠加的,这一点对医学的发展非常重要。
2.从不信医学到迷信医学
曾国藩在给孩子和家里人的很多书信中多次讲不要信医,说良医七分治人三分害人,庸医是三分治人七分害人,不断叮嘱不要相信医生。我们过去说是药三分*,跟这道理也很相近,就是说有时药能把病治好了,有时治不好。
所以即使到19世纪,全世界的人类还是生活在一种恐惧状态中,就是说一旦生了病,有些人身体比较强壮,挺过去就活了,有些人没挺过去就死了。
现在人类又走了一个相反的极端:过分相信医生。明明治不好的病,也相信医生能治好。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人类从完全不信医学到突然特别相信医学,抗生素有很大的功劳。可以说,人类对医学有信心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抗生素能把细菌导致的病基本治好,而我们很多病是细菌导致的。
3.医学的成就有很大的偶然性
过去的医学成就有很大的偶然性,比如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它有很大的偶然性,华佗死了,这东西就失传了。现代医学就是通过一套科学方法,使得它的很多发现是必然的。比如说先通过现象找原因,然后找治疗方法,最后就是杀菌。
杀菌这件事使人类寿命大大延长。中国解放前,人均寿命39岁,今天基本翻了一番。
最早找出细菌导致疾病的人,是奥匈帝国(今天的奥地利)的塞麦尔韦斯(医院流行病学之父)。
塞麦医院的妇产科医生,但是,就是在医院里,产妇发高烧死亡的比例特别高,有些病房甚至高达15%以上。
年,在一次外出时,塞麦尔维斯发现他所负责的病房,在只有护士替他照顾产妇时,产妇的死亡率居然下降了很多。之前,大家已经注意到,有医生照料的病房里的产妇的死亡率,比只有护士(没有医生)照料的病房里的产妇死亡率要高。
塞麦尔维斯想,会不会是经常要解剖尸体、做研究的医生把*素(当时还不知道细菌)带给了病人?于是,塞麦尔维斯开始要求执行严格的洗手制度,这么做之后,产妇的死亡率果然直线下降到5%以下,有些病房甚至到了1%以下。
但当时整个欧洲不信他这一套。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真正让大家接受洗手消*的观念是谁?主要是两个名医,一个是李斯特(约瑟夫·李斯特,英国皇家御用医生,被称为“现代手术之父”),另一个是巴斯德(路易·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李斯特发明了手术的消*,以前手术大家不知道手术刀要消*,拿个布擦一擦就去给人做手术了,做完手术也不注意防止感染,所以当时在欧洲做手术死亡率是45%。
经过李斯特的努力,手术死亡率从45%降到了15%。他发现类似于细菌这种小的微生物能致病,但他还不知道这种微生物叫细菌。
而巴斯德发明了巴斯德消*法,他发现了细菌,细菌这个名称就是他起的。
他们发现了原因,这点很重要。我们讲现代科学,你首先要知道原因,看到现象找出原因,然后找出解决办法。
最早要找解决办法的是谁?是一群英国的医生们,因为一战的时候,英国有很多人上了前线,当时有一大半的人都死了,大部分人不是被子弹打死的,而是做完手术、截肢等感染死掉了。
当时不知道怎么治这个病,就觉得消*无非拿着消*液擦伤口的表面,这样不但没帮助,有时候还起副作用。
后来有个医生弗莱明(亚历山大·弗莱明,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微生物学家),他觉得这个药应该吃进去,然后通过体液进入到人身体里去杀菌才管用。所以他回去就研究这件事儿,偶然发明了青霉素。
4.青霉素的发明
年7月,弗莱明照例要去休假,他在休假前培养了一批金黄色葡萄球菌,然后就离开了。但是,或许是培养皿不干净,或者是掉进了脏东西,等到弗莱明9月份回到实验室时,发现培养皿里面长了霉。
弗莱明是一个有心人,他仔细观察了培养皿,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似乎被溶解了,他用显微镜观察霉菌周围,证实那些葡萄球菌都死掉了。于是,弗莱明猜想会不会是霉菌的某种分泌物杀死了葡萄球菌,弗莱明把这种物质称为“发霉的果汁”(mouldjuice)。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弗莱明又花了几周时间培养出更多这样的霉菌,以便能够重复先前的结果。9月28日早上他来到实验室,发现细菌同样被霉菌杀死了。
虽然弗莱明知道了这种霉菌能杀菌,但实验时灵时不灵。他自己不知道原因,因为他不是生化专家,不知道怎么提纯,怎么从霉菌中得到药品。
从天然物中得到药品,这是现代医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后来因为英国要跟德国打仗了,需要抗生素这种杀菌的东西,所以弗洛里(霍华德·沃尔特·弗洛里,英国著名病理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教授)就找弗莱明,弗莱明基本放弃了,因为搞了10年搞不出来。
弗洛里说这个霉菌你要是不想搞,要不把菌种给我,我们来琢磨。后来弗莱明就把菌种给了弗罗里。弗罗里团队首先分离出了有效成分,发现了霉菌中的哪些药物成分管用。
到此,才算真正发明了青霉素。但这和临床试验是两回事。
弗罗里团队发现以自己的科研水平、科研单位能力完全办不到临床试验,于是找了整个英国药厂帮忙。后来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帮助下,找美国帮忙,美国很多科学家、很多药厂都投入进去了。最终使得青霉素成为人可以使用的药品。
当时还是从天然物中提取青霉素,到年诺曼底登陆的时候,才能做到盟*每一个伤员得到青霉素的救治。
二、现代医学对人类的意义
可以说,今天整个医学很大程度上延长了我们人的寿命,抗生素使得人类寿命延长10岁左右。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10岁是一个什么概念?我跟大家讲,如果癌症得到了救治,人类的寿命也不过再延长3.4岁,所以延长10岁是很了不起的。
整个医学从过去的时灵时不灵,变成非常灵以后,现在大家对它开始有点迷信了。
医学进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仪器的进步。早期的仪器实际上就是个玻璃瓶。
玻璃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就是能够发明显微镜,显微镜能够看清楚细菌。对比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会发现有好多检测设备对医学进步至关重要。
但是到今天来讲,其实我们很多看似先进的医学仪器也已经很老旧了,比如我们今天认为最先进的仪器:核磁共振,比CT更先进的核磁共振MRI已经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产品技术了,距今已经差不多47年了。
科技进步就是医学进步,我们需要有新的仪器。为什么说大数据医疗很重要,因为它能够24小时监控我们身体的状态,预防疾病要比看病重要得多。
今天一个稍微好点的汽车,里头都有很多传感器,汽车出了小故障,能够检测并记录下来。
但是非常遗憾,我们人的身体里并没有这些传感器。所以我们生了病以后,能不能确诊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
我们看病,包括肺炎确诊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因为只有几个很小的数据点,很难判断一个人的身体状态。所以今天还需要更多更新的仪器、更好的IT技术用在科学上,而不是相信一些玄而又玄的东西来给自己看病。
现代医学的发展,其实看病才是最后一招,病倒了才去看病。对人类来讲,延长寿命更重要的是其他一些方式。
三、公共卫生对人类的意义
中国在年人均寿命39岁,今天差不多快80岁,怎么做到的?医学水平提高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
第一个,吃得饱。过去讲究大补,坦率来讲就是营养不足,导致身体不太好。只要营养足了,身体就好了。
第二个,公共卫生(公共卫生,公共健康,Publichealth)。
举个例子,美国上世纪60年代投了好多钱研究医学。经过10年努力,人均寿命差不多提高了0.7岁,为什么努力10年才提高0.7岁?因为很多医院。
到了70年代,美国人觉得这么不行,太花钱,而且没效果。于是他们就改变了思路,以预防为主。
通过一些预防措施,美国人均寿命提高了2.3岁,也就是说预防疾病远比治病重要得多。
在中北美洲有一个国家叫哥斯达黎加,这个小国家被认为是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幸福指数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这个国家的人均寿命很长。
哥斯达黎加的人均GDP不是很高,但人均寿命和美国差不多,而且医疗费用只有美国的1/20。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哥斯达黎加的公共卫生做得好。它几乎是一个全民公费的医疗国家,包括疫苗接种等等这些都做得很好。所以说,公共卫生是今天大家活得好、活得长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1.延长人类寿命贡献最大的3件事
在历史上,公共卫生的贡献也很大,对人类延长寿命贡献最大的是三件事。
第一件事,抗生素的发明。
第二件事,自来水加氯气消*,把自来水变成饮用水水准,就这么简单一件事,拯救了大概3亿生命。
第三个事,二战后使用农药DDT,杀死疟原虫,这拯救了好几亿人的生命。后来因为DDT有很多副作用,就禁用了。
2.公共卫生和医学的区别
所以从历史上来讲,公共卫生对人类的贡献非常大。对于公共卫生,你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学问,也可以认为它是一个产业。
它的目标是促进和保护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让我们在一个很好的环境下学习、工作和娱乐,让我们的社区变成一个很安全、很健康的社区。
公共卫生和医学有必然的联系,但也有区别。
第一,你身体没问题的时候,你不会去找医生,只有你得了病,才会找医生治病;但就算你身体没问题,公共卫生这些人也可能来找你,因为它一开始就要把源头堵住。
第二,公共卫生实际上要鼓励一种健康生活的行为,让你变得更健康。比如说少抽烟,少吃高脂肪、高糖类食物等等,这都属于公共卫生范畴。
第三,遇到灾祸瘟疫的时候,怎么处理?这就涉及到非医学的很多东西,比如政府的管理等等,这些都属于公共卫生。
但过去的中国,不是很重视公众卫生。我相信在这次事件以后,大家会对此越来越